快速诊断,及时治疗 | 白介素-6检测:灵敏捕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迹象
发布日期:
2024-04-26
浏览次数:
0
01
感染性疾病负担















减少感染造成的死亡负担是一个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优先事项。减少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是实现健康公平的一项基本原则,因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传染病负担过重。以前的研究对耐药感染和败血症相关的死亡人数进行了估计,发现感染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1]。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2017 年有超过 1 000 万人死于败血症,这表明当年全球超过 20% 的死亡与感染有关[2]

感染性疾病大多数只要诊断准确,治疗恰当,都可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彻底治愈。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如只靠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有时会遇到困难,某些非感染性疾病也可有一些酷似感染的临床表现,此时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对鉴别诊断的参考意义更大。除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外,某些生物标志物对判定患者的预后与确定抗感染疗程也有较大帮助,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区别引起感染的致病原[3]


















02
最早期的炎症标志物--白介素-6















白介素-6(IL-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处于中心地位,可介导肝脏的急性期反应,刺激C反应蛋白(CRP) 和纤维蛋白原的生成,IL-6是炎症发生时最早升高的标志物[3]。多种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血清IL-6水平升高,而且IL-6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此外IL-6对于脓毒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4],同时是肿瘤预后评价的新型指标。

检测出体内IL-6浓度>7 pg/mL,表明可能存在炎症或其他感染,若>250 pg/mL,则很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脓毒症)。


快速诊断,及时治疗 | 白介素-6检测:灵敏捕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迹象

图 1 内毒素刺激后体内各种炎症标志物的动力学变化[5]

















03
bv1946伟德官网地址生物炎症标志物快检解决方案















bv1946伟德官网地址生物IL-6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是bv1946伟德官网地址炎症标志物系列的快检产品之一,适合于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仅需50 μL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即可实现对患者体内IL-6的快速、精准、定量检测,20 min可出结果


对于炎症和感染性疾病,联合检测PCT,IL-6,CRP既可以提高感染的早期诊断率,避免漏诊,又可以减少误诊。




bv1946伟德官网地址生物POCT平台(荧光免疫层析法)优势:

仪器便携,检测快速,操作简单




bv1946伟德官网地址POCT炎症标志物系列


订货信息

产品名称

缩写

检测方法

样本类型

白介素-6

IL-6

荧光免疫层析法

血清、血浆及全血

C反应蛋白

CRP

荧光免疫层析法

血清、血浆及全血

降钙素原

PCT

荧光免疫层析法

血清、血浆及全血

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

荧光免疫层析法

血清、血浆及全血

















参考文献:


[1] GBD 2019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33 bacterial pathogens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J]. Lancet, 2022, 400(10369): 2221-2248.

[2] Rudd KE, Johnson SC, Agesa KM,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sepsi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1990–2017: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J]. Lancet, 2020, 395: 200-211.

[3]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7, 40(4): 243-257.

[4]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 [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7): 577-588.

[5] Reinhart K, Meisner M, Brunkhorst FM. Markers for sepsis diagnosis: what is useful? [J]. Crit Care Clin, 2006, 22(3): 503-519.



相关推荐